NEWS
媒体报道中国跨境电商稳步拉动外贸增长 促全球供应链深度融合发布时间:2024-10-04
《中国新电商发展报告2024》(下称《报告》)27日发布。《报告》指出,中国电子商务在拓展国际经贸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巩固了其外贸新增长点的地位,还促进了全球供应链的深度融合。该《报告》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与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联合编撰。《报告》指出,过去一年里,在业态融合和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下,中国新电商的领域不断扩大,形成了“电商+教育”“电商+娱乐”“电商+健康”等多元化服务生态。人工智能、VR/AR、区块链、“元宇宙”等前沿科技的运用,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信任度。《报告》指出,经过多年发展,跨境电商与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共同构成中国三大贸易方式,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出口1.83万亿元,同比增长19.6%,进口0.55万亿元,同比增长3.9%。2024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2万亿元,企业主体超12万家。《报告》表示,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中国跨境电商的强大实力和广阔前景。据介绍,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额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中国跨境电商进口额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报告》特别提及,中国相关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涵盖电商直播、内容制作、数据处理、消费者隐私保护等多个方面,为行业提供了可遵循的操作规范。来源:中国新闻网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电商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删除此文章查看详细全国快递业务收入9个月超万亿元发布时间:2024-09-30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今年全国快递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其中品牌全网营收规模居前三位的快递企业分别是顺丰速运、中通快递和圆通速递。自2021年首次超过1万亿元以来,我国快递年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突破万亿大关的用时逐年缩短,今年比去年提前近一个半月。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展现了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也凸显了其在服务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循环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更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持续向好发展的势头。今年以来,邮政快递业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在规模经济效应持续放大的同时,产业融合度、供给适配度、高效便捷性和服务稳定性均得到明显提升,成为拉动生产消费、促进产业升级的“加速器”。“起飞!”9月中旬,一架满载50吨货物的快递全货机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该航班每周运行2班,去程主要运载跨境电商平台包裹及电子配件,回程将带回汽车零配件等货物。近年来,邮政快递业着力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的现代寄递服务网络体系,积极融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国、深入乡村、通达全球的邮政快递服务网络。在这张邮政快递服务网络上,有近200架全货机翱翔于蓝天,27万多辆快递服务汽车疾驰在街巷,41.3万处各类营业网点遍布城乡,近3000个各类分拨中心每天处理超4亿件快件……在拓展网络规模的同时,邮政快递业还持续改善服务质量。邮政、快递企业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持续提升服务标准,加强员工服务技能培训,健全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快递服务品质。在云南昆明,当地邮政、快递企业用服务换溢价,为鲜花寄递定制“航空+冷链+品质快递”的综合运输方案,全方位确保修剪、预冷包装后的鲜花24小时便能抵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主要城市,在保持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也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当前,邮政快递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创新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如智能安检、自动分拣、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等设施装备迅速应用,北斗导航、5G技术、人工智能不断融入到揽收、分拣、运输、派送各个环节,提升了生产效能,降低了运营成本。在产品创新方面,“成本分区、服务分层、产品分类”的发展理念已经成为行业共识,邮政、快递企业不断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发展出时效件、经济件、大件、冷链、同城等多元化寄递服务业务,进一步满足了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社会需求。绿色是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江苏丹阳,当地快递网点推出“废旧纸箱兑换积分”活动,市民可用积分抵扣寄件费用或者兑换生活用品,回收来的旧纸箱将免费提供给寄件时有需要的市民。类似的绿色低碳活动已在全国多地开展。截至目前,全行业电子运单和可循环中转袋基本实现全覆盖,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5%,快递包装的标准化、循环化、减量化、无害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行业,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数字化和智能化触角更加充分地延伸到收转运派的各个环节,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加强寄递网络建设,围绕城市群建设优化寄递枢纽布局,持续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国际寄递服务网络,不断提升内外联通能力。持续深化产业协同,推动服务链条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合,更好服务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市场主体,积极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来源:国家邮政局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电商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删除此文章查看详细新政策新渠道护航中国企业扬帆“出海”发布时间:2024-09-29
近日,《中国证券报》刊发文章《新政策新渠道护航中国企业扬帆“出海”》。文章称,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简称“中上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境内市场上市公司共实现海外业务收入3.83万亿元,同比增长12.84%,增长率提升9.93个百分点;海外业务收入占比10.98%,提升1.39个百分点。专家表示,近年来,得益于“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及日益完善的市场环境,中国企业不断加快全球布局的脚步,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开启“出海时代”,已成为推动我国国际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中国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中上协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我国境内股票市场共534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从各企业半年报来看,企业出海步伐加速,模式升级。中上协数据显示,上半年上市公司实现海外业务收入3.83万亿元,同比增长12.84%,增长率提升9.93个百分点;海外业务收入占比10.98%,提升1.3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海外业务收入增长11.61%,增长率提升7.57个百分点,占比18.91%,提升1.73个百分点。近两年,出海被不少中国企业视为“破局”的关键。从“新三样”到电子、生物医药等多行业,从单纯产品出口到产业链出海,上市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升级产业竞争模式,在海外市场建立和巩固优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出口14.26万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出口机电产品8.41万亿元,同比增长8.3%,占我出口总值的59%。不仅是上市公司,中国各类中小民营企业也在谋求出海之路。“不出海,就出局。”山东济宁萨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广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在济宁市凯旋路上能看到的机械厂基本都在谋求出海。这几年公司外贸的发展非常快,受益于海外基建业务的兴起,济宁萨奥的小型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出口业绩,增长势头非常迅猛。”跨境电商开辟出海“新航道”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如今几乎是“万物皆可跨境电商”。中国企业、中国产品出海提速也得到了跨境电商的支持。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4.4个百分点。跨境电商进出口从2018年的1.06万亿元,到2023年的2.38万亿元,5年间实现了1.2倍的增长。“链”接四海、通达全球,广大消费者和企业“买全球、卖全球”的需求如今能在指尖轻松实现。就连工程机械也搭上了跨境电商的“顺风车”。阿里国际站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线上交易额增速最高的10个行业中,一半都与机械设备、施工建材有关。尤其是工程机械行业中的明星热销产品,像挖掘机、装载机、钻机等,在阿里国际站上的线上交易额增速都超过50%。山东恒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明涛介绍,公司主要生产大型挖掘机、推土机、钻机、打桩机。“从阿里国际站过来的订单生意,每年都有40%至100%不等的增长。截至目前,从平台来的订单,大概占了公司外贸营业额的70%。”刘明涛表示,公司现有的供给已经跟不上从阿里国际站来的海外需求了。近期,他正在为新增的需求忙碌,扩建新的厂区,公司也将迈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政策支持企业“走出去”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出海拓市场。6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旨在通过鼓励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发展,拓展新的贸易增长点,帮助企业利用更高效的方式实现出海并增厚海外收益。7月,商务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商务和金融协同 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保险机构优化承保理赔条件,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为企业更好“走出去”提供保险保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认为,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能有效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减少企业对传统市场的依赖,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供需对接,妥善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减轻生产经营压力,降低贸易风险。“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帮助企业准确理解政策内容、适用范围、申请条件及流程等,确保企业能够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同时,要引导企业用好用足现有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深化数字贸易领域国际合作,帮助企业拓展多元市场。”刘向东说。来源:新华社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电商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删除此文章查看详细1至8月份中欧班列开行13056列 发送货物139.9万标箱发布时间:2024-09-27
今年1至8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3056列,发送货物139.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2%、11%,其中8月份开行1653列,发送货物17.3万标箱。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已连续6个月单月开行数量突破1600列。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论述和对中欧班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国际和国内协调机制作用,积极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扩大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规模,开行数量和运行品质持续提升。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跨里海中欧班列实行常态化开行,通道多元化发展稳步推进。强化境内运输协调,拓展中欧班列辐射范围,陕西榆林、山西吕梁等国内城市首开中欧班列,助力内陆城市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推广快速通关模式,持续提升中欧班列通关效率和便利化水平,呼和浩特市首次开行采用“铁路快通”模式的中欧班列。加强中欧班列安检查危和装载加固工作,强化全程盯控,确保了安全平稳运行。 中欧班列开行实现量质提升,有力保障了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为中欧贸易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充分反映了我国外贸稳中向好的态势。下一步,国铁集团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持续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为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可靠运输保障。来源:中国铁路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电商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删除此文章查看详细跨境贸易新业态——跨境易货贸易发布时间:2024-09-26
近日,云南省政府印发的《中国·昆明国际陆港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发展离岸贸易、转口贸易和新型易货贸易。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下,将新型易货贸易模式推广至国家之间的跨境易货贸易无疑是开辟国际贸易新渠道、探索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外贸发展的重要创新举措。一、什么是新型易货贸易?1.易货贸易是指支付结算采用以货换货的方式,即商品经过计价后进行交换,以补充现汇不足的贸易。政府间的易货贸易也称协议贸易,需要签定贸易协定与支付协定。民间的易货贸易包括补偿贸易,也可以部分现汇与部分易货相结合。2.新型易货贸易是一种贸易新业态,借助区块链、数字化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以物易物平台,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供需双方之间进行等值货物或服务的直接交换,促进产、供、销资源匹配,有效促进经济循环,是我国现有贸易形式的有利补充。3.新型易货贸易具备以下特点:易货国家方面:主要面向开展易货贸易意愿强烈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易货企业方面: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的国际贸易企业均可在核准经营范围内开展易货贸易。易货通关方式方面:一般货物,以易货贸易(0130)方式报关,海关按照一般贸易方式监管。易货关税方面:易货货物按一般贸易货物照章征税,减免税应办理减免税审批手续。易货标的方面:不限于货物贸易,还可以服务贸易形式开展易货贸易。业务场景方面:创新探索“跨境直接易货”“易货+保税”“易货+海外仓”“易货+离岸”“易货+跨境电商”以及“易货+海外工程”等新型易货贸易场景模式,并不断根据业务实践开展创新试错。计价货币方面:积极响应人民币“走出去”战略,逐步采用人民币计价,为跨境人民币结算探索路径。交易方式方面:以数字化贸易为手段,公共信息平台为载体,依托互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的新型易货贸易服务平台,平等参与“一对多”“多对多”的易货贸易。二、跨境易货贸易的优势一是有助于解决传统国际贸易发展难题,实现跨境贸易顺畅进行。在新型易货贸易中,交易双方直接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交换,不涉及货币结算和支付,避免受限于贸易壁垒、汇率波动。二是有利于维护国家外汇金融安全。新型易货贸易双方签订易货合同,通过货物的进口与出口完成交易,贸易全程不动用资金,不收付外汇。有效维护我国正常的贸易秩序和外汇金融安全。三是有利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型易货贸易在国内,有利于盘活企业库存,减少不良资产,解决企业资金短缺、订单少、出口难等困境;在国外,是开辟新市场、新客户,拓展发展空间,整合国外资源的有力手段;是充分调动“两个市场”,整合“两种资源”,联通国内国际的重要载体和纽带,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发展动力。四是有利于加快我国贸易强国建设。新型易货贸易能降低销售、采购、换汇、结算等环节交易成本,提升我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新型易货贸易主要面向新兴市场国家,以大宗商品、农产品为主要易货标的,减少我国在大宗商品、农产品进口方面的外汇支出;实施人民币计价,有利于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进程,助力我国掌握贸易源头,争取国际贸易定价权,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加快贸易强国建设。三、我国跨境易货贸易发展情况目前,我国跨境易货贸易主要面向国家以伊朗、非洲、东南亚等为主,出口商品主要是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建筑材料、离心机、电路开关、医疗外科仪器器具、轮胎、家用电器、IT产品、生活用品等,进口商品主要是大宗商品、农产品、示波器、频道分析仪、检测仪器、锰矿及其精矿、云母等。2022年全国易货贸易进出口额达到23.16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海南23.05亿元,占全国总额的99.5%,同比增长80%;山东415.8万元,位居第二,同比增长220%;湖南323.4万元,名列第三,同比增长45.3%。跨境易货贸易的高速增长趋势,反映了该领域所存在的巨大需求。各地也积极推进了跨境易货贸易的开展,取得一定成效。(一)依托中欧班列,建设跨境易货贸易试点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通过创新中欧班列义乌、金东双平台运营模式,将其贸易影响力辐射至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通过建设“一带一路”物流枢纽,并结合新型跨境易货贸易试点工作,率先建立海关报关、数据统计等闭环管理规则。(二)探索跨境易货贸易全流程机制青岛探索了跨境易货贸易全流程机制,以“0130易货贸易”监管方式申报镀锌卷出口报关,实现出口闭环、易货贸易全流程业务落地,打通跨境易货贸易各个环节,拓展跨境贸易流通新渠道。(三)构建易货贸易产业链通道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落户长沙的优势,构建起我国内陆地区与非洲大陆的易货贸易平台。长沙通过建设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完善长沙至非洲客货运航线网络、建设国际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建立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从而逐步打通湖南与非洲之间的“投资生产―融资进口―保税加工―全球销售―易货贸易”产业链。来源: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电商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删除此文章查看详细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发展 | 海关总署等部门发布《关于智慧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时间:2024-09-25
海关总署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交通运输部 国家移民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航局 国铁集团关于智慧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署岸发〔2024〕8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的部署要求,统筹口岸发展和安全,加快口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智慧口岸建设指导意见如下:一、建设目标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体化数字底座,运用先进设施设备和新一代数字技术,建设以口岸设施设备智能化、运行管理数字化、协同监管精准化、综合服务泛在化、区域合作机制化为主要特征的国际一流现代化口岸。到2025年,普通口岸设施设备和信息化短板基本补齐,口岸通行状况明显改善;重要口岸设施设备和监管运营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枢纽口岸基本建成智慧口岸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到2030年,初步建立口岸各参与主体智慧互联、协同联动、高效运行的良好生态,部分口岸智慧化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口岸,引领全球智慧口岸发展。二、口岸设施设备智能化建设(一)口岸生产运营设施设备智能化。鼓励口岸经营主体开展老旧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推广智能装卸、理货、堆存、换装等口岸智能化作业模式。鼓励有条件的港口建设自动化无人码头,实现设施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集装箱自动化转运和堆垛,运输工具行驶路径智能规划调度,口岸作业全过程智能化管理。推进与毗邻国家同步升级边境口岸基础设施设备,协同提升双边口岸通行能力。(二)口岸查验设施设备智能化。大力推进非接触式和非侵入式执法设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设备等智能化设施设备联网应用,推动卡口设备、视频及相关智能设施设备升级共享,提升口岸查验效率,促进口岸资源高效利用。加大国门安全新技术创新应用,鼓励研发应用便携快筛快检设备,实现检得准、检得快、管得住,构筑国门安全智能防线。三、口岸运行管理数字化建设(三)口岸运行管理可视化。采用数字技术提升口岸运行动态感知能力。汇集基础设施、物流运行、通关监管等信息,形成口岸全要素数据资源“一个库”。实时监测口岸运行关键指标,可视化展示口岸日常运行情况,分析处置口岸异动事件,实现口岸全景式运行管理“一张图”。(四)口岸联防联控智能化。协同建立融合基础数据、风险特征、知识图谱、算法模型、信息应用于一体的口岸联防联控综合调度平台。建立健全口岸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联合开展口岸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分析研判、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工作,实现全链路、全周期、闭环式口岸防控管理“一键达”。(五)口岸绩效评估数智化。围绕口岸硬件设施、通行能力、投入产出、运行安全、通关便利、智慧智能、管理服务、社会效益等方面,建立口岸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实现口岸全方位绩效评估“一把尺”。将评估结果应用于口岸分级分类动态管理,促进口岸合理布局和资源高效利用。开展口岸整体通行效率分析,解决口岸堵点痛点问题。四、口岸协同监管精准化建设(六)口岸智能通关。推进智慧口岸与智慧海关、智慧边检、智慧海事建设等深度融合,在口岸通关领域广泛运用智能手段,实现最小干预、快捷通关、精准监管。运用智能感知识别、分析预警、检疫查验等技术,实现顺势监管,探索推进无感通关。推广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及驾乘人员一站式通关验放,探索实施旅客出入境边检通关新模式。加强“e航海”科技应用,试点建设新一代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推进海事监管与航海保障融合发展。(七)口岸协同作业。高效衔接口岸通关和物流作业,加强双向信息交互,提升物流运行效率。加强港航、场所、查验单位等相互间信息联通,大力推进直装直提、放行装卸及设备交接无纸化操作等,扩大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推进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开展公路口岸跨境物流信息交换,推动铁路运单和通关申报数据复用,促进标准融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八)口岸联合监管。整合优化口岸监管资源,建立跨部门纵横联动、共管共治、高效协同的监管机制。推进危险品货物、野生动植物生物、运输工具备案和动态、出入境人员预报、检验检测报告等信息联网共用和监管互认。加大智能审图、视频识别等智能应用,实现信息集约共用、智能研判处置。实施船舶、航空器、火车和机动车辆等出入境运输工具联合检查,推广跨境车辆智慧验放一体化。五、口岸综合服务泛在化建设(九)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强化“单一窗口”标准版与地方特色应用集成,深化“通关+物流”“贸易+金融”建设,覆盖跨境贸易全链条业务。提供智慧税则信息查询、单证智能生成、智能辅助归类、智能校验匹配、智能合规检查等服务。建设跨境贸易知识库,为企业提供政策措施精准投放、办事流程指引、智能检索问答等服务。建设在线企业工作台,支持企业系统直联,提高系统互操作性,满足企业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推动企业常办事项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更多服务事项掌上办、随时办。(十)构建多元化物流服务网络。加强不同物流组织形式之间衔接联动,构建内畅外联的多元化物流服务网络。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实现托运人一次委托、费用一次结算、货物一次保险,联运全程“不换箱、不开箱、一箱到底”,多式联运经营人全程负责。加强生产、贸易、仓储、物流等行业合作,推进智慧仓储、智慧物流、智慧工厂与智慧口岸建设融合,实现传统模式向数字化转型。加强口岸与产业腹地、港区间、园区间智慧化协同联动,扩大“异地货站”“组合港”“联动接卸”“离港确认”试点,拓宽货物运输通达性。(十一)促进跨境贸易数字化。整合数字贸易、数字物流、数字金融等资源,完善跨境数字贸易基础设施。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发展。探索智能撮合、智能合约、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便利在线跨境交易。加快航运贸易数字化建设,畅通国际物流“门到门”服务。试点建设跨境线上法律服务平台,提供域外法律查明、咨询、合规、案件办理等服务。(十二)服务口岸经济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推进“智慧口岸+”特色加工、专业市场、商贸物流、边民互市、边境旅游等,促进口岸经济发展。推动服务贸易数字化,建设边(跨)境经济合作区服务平台,更好联通“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支持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沿边临港产业园、国际陆港发展,推动跨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和产业链衔接,促进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六、推动口岸区域合作机制化(十三)服务国内区域协调发展。支持“湾区跨境通”建设,推进内地和香港、内地和澳门货物“一单两报”。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智慧监管平台。探索长江经济带沿线口岸物流智慧联运模式,优化“水水中转”物流运输衔接,推进长三角口岸一体化发展。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协作,建设数字西部陆海新通道。(十四)促进国际互联互通合作。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及重要贸易伙伴开展口岸领域交流与合作,建设中国与东盟、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贸易合作网上服务专区。加强与全球主要口岸合作,探索推进数字化提(运)单互联互认、无纸化放货、跨境物流全程可视可溯。推进国际航行船舶、检验检疫、优惠原产地等领域相关电子证书交换。探索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计算平台。推动“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信息互换。七、智慧口岸数字底座建设(十五)升级改造“单一窗口”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升级完善底层平台,增强“开发运维一体化”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和服务能力,适应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推进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建设,优化数据交换共享机制,完善数据治理,依法依规有序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利用。(十六)强化安全运行和客户服务。落实国家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要求,推进可信环境下的隐私计算技术应用,完善联合运维保障机制,提升故障快速响应处置能力,确保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建设智能客服中心,规范服务流程,为用户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快速响应和精准服务。(十七)建立健全智慧口岸标准体系。以标准化引领智慧口岸建设,构建包括通用基础标准、设施设备标准、数据交换与技术支撑、管理与服务标准、评价标准和安全标准等维度的智慧口岸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应用实施,支持相关行业部门、社会团体参与标准制定工作。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和跟踪督促,科学评价智慧口岸建设工作进展,及时推广经验做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积极参与,形成工作合力,为智慧口岸建设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口岸所在地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智慧口岸建设纳入地方发展规划,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并落实到位。有关地方和部门要按照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做好经费保障,促进智慧口岸建设持续稳定发展。海关总署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交通运输部 国家移民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航局 国铁集团2024年9月10日来源:海关发布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电商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删除此文章查看详细